大家好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一些知识点 ,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的问题解析,大家要是都明白,那么可以忽略 ,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,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!
本文目录
一 、科普教育基地有哪些
科普教育基地有:中国地质博物馆、中国测绘科技馆、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。
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号,是亚洲历史悠久 ,藏品丰富,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学博物馆之一 。
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55万余件,涵盖地学各个领域。其中有巨型山东龙 、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 ,北京人、元谋人、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,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、鸟类 、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。
有世界最大的“水晶王 ”、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、精美的蓝铜矿 、辰砂、雄黄、雌黄 、白钨矿、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,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、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。
2017年 ,中国地质博物馆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。
中国测绘科技馆展出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,由历史沿革与科技创新厅 、仪器装备厅、地图厅、数字地球厅四部分组成。
科技馆通过文字 、图片、道具、模型、实物等形式和声 、光、电、三维立体演示 、互动触摸体验等手段,向公众系统展示了中国测绘历史、科技的进步、地图文化的博大 、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 ,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。
中国测绘科技馆自2009年开馆以来,因为主题突出,特色鲜明 ,内容丰富,形式新颖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,并被中央党校、国家行政学院等单位列为教学参观点 。
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先农坛内 ,这里远离喧闹的街市,环境清幽,古柏参天 ,绿树成阴,别有一番韵味。
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收藏、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 、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,于1991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。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 ,犹如座座里程碑,镌刻着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,被视为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标志 。
现有的陈列基本位于太岁殿、拜殿、西配殿等展区。穿梭在各个展厅 ,如同游走于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,华夏民族七千年建筑文明史一一浮现眼前,而自身也仿佛化作那画卷中的主体——“万物之灵长”的人类 ,正亲身体验着华夏建筑史上的无限神奇与魅力。
二 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简介
1、中国科协于1999年开始创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,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,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。在社会各方面推荐和专家评审后,首批20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命名。2003年 ,中国科协组织对首批基地进行检查,取消了13个未达到标准的基地称号。
2、目前,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共有188个 ,其中自然科学博物馆类占41%,国家重点实验室类占35%,高技术企业和生产基地类占15% 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占9% 。自然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、专业科技博物馆 、科技馆、天文馆、动物园 、植物园、水族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。国家重点实验室类包括科研机构、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或实验基地。高技术企业和生产基地类则包括科技部门的技术基地和工业 、农业等部门的生产或实验基地 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为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设立的区域。
3、这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、群众化 、经常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和活动。通过基地的建设和管理,提高了科普服务水平 ,带动和推进了各地社会科普事业的发展,更好地发挥了基地在科普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。
4、中国科协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命名工作,不仅推动了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 ,也为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。这些基地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、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,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。
END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 ,还望关注本站哦!
转载请注明来自智勇百科,本文标题:《国家科普教育基地(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)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